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東北季風說閒話


東北季風吹出長髮飄飄的榕樹-於馬公市西文里
每年進入10月以後,喧嘩了整個夏天的澎湖群島逐漸趨於寧靜,送走了一批批的遊客,收拾起戶外裝備,心情慢慢沉澱,準備迎戰聒噪又放肆的東北季風。「要經過東北季風的洗禮,才能說你喜歡澎湖」,這是我住澎湖的第一個夏天就接收到朋友給的訊息,既然如此,我更要搞懂東北季風到底玩些什麼把戲?

第一個冬天和幾個澎湖朋友餐聚,他們問我習慣澎湖的風嗎?我一想到台北巷弄街道的垃圾與狗糞便,在澎湖都不見,直說:「東北季風真好,把道路吹得好乾淨!」海運系的胡老師馬上接著逗趣地說:「對啊,這些垃圾都吹到我家門口了!」,引起一陣哄堂大笑!後來有一次登上吉貝嶼,當沉醉在如同仙境般純淨美麗的海浪和沙灘時,忽然看到一處岸邊許多寶特瓶等垃圾,心裡覺得難過又納悶,這不像澎湖啊?後來和老公研究了一番,判斷是東北季風吹過來的,儘管如此,罪魁禍首還是人,人為破壞力通常更勝大自然。

對大多數的澎湖居來說,東北季風是不速之客。它趕走了遊客,讓以觀光產業為主的澎湖,每年只能有半年的營業期;它阻礙漁船出海,使得好幾天市場沒有新鮮上岸的魚貨;它引起交通事故,讓停紅燈的歐兜拜一股腦被吹到左邊;它阻礙農作物生長,使得蔬菜水果特別欠缺;半夜的風聲太吵鬧,讓人無限心煩。你相信自行車會甩尾嗎?有一次我牽著二輪仔在龍行新村附近遇到強風,後輪瘋狂地甩尾,差點連人帶車被東北季風吹走了;記得有一次在9月底東北季風剛啟動,海上颳著七-八級風,搭船去望安七美,沿路都是一至二層樓高的浪,船隨著波浪上下劇烈起伏,每當船從高處摔下,前排乘客的尖叫聲震耳欲聾,未曾間斷過,令我印象深刻。

東北季風從來不會忘記留下它嚴酷的印記,風大的地方到處可見斜著身的植物,在篤行十村靠海邊的空地,會看到整片匍匐在地上橫行生長的樹木;我常去的西文里,榕樹更是使盡渾身解數,貼近地面放低姿勢生長,或是乾脆歪著頭,順勢打扮成長髮飄飄的美姿,向東北季風展現韌性。這樣的景觀在澎湖俯拾皆是,可惜除了像我這個痴人外,應該沒有人會為此佇足吧!

已適應東北季風的橫行樹-於篤行十村海邊空地
已適應東北季風的矮樹-於馬公市西文里
早期的澎湖人,為了滿足食物需求,保護農作物,就地取材所砌築的菜宅,發揮了極大的效果,現今因為物流的發達,從台灣來的蔬菜水果供應無虞,加上建地擴大,反而要刻意保留菜宅供我們欣賞先人的智慧。曾看到一些細心的農夫利用砂石堆砌小房屋供南瓜幼苗居住,可抵擋強風,看起來舒適又可愛,難怪我們可以吃到甜美無比的澎湖南瓜。因為沒有山脈的遮擋,樹木是澎湖珍貴的資產,需要從小就搭建網籬保護,免得被東北季風連根拔起。

二崁聚落的菜宅
如果依照停止上班上課的最低標準,平均風力七級或陣風十級以上,澎湖東北季風呼嘯的半年期間內也許至少得放上一個月以上的強風假,然而在這裏,所有上班上學從未因此絲毫停頓,澎湖人自幼就已習慣這場震撼教育。路上經常可見到渾身緊密包覆、難以辨識的歐都拜女騎士,和夏天的蒙面女郎異曲同工。澎湖的書畫、文學、音樂、陶石藝術創作者,其密度之高在台灣可能算得上數一數二,我想也許東北季風關掉了澎湖的一扇窗,卻同時留了另一道門吧!

最喜歡在這樣的季節裡,捕捉難得的二、三天無風日,和老公大清早趕去第三漁港魚市場,細數多樣豐收的漁獲,不需耗費多少時間就購得滿滿整桶的魚蝦蟹;傍晚悠閒地沿著青青草原漫步,和來往的鄉親朋友熱情問候;隨時享受大街小巷各式美食,不必擁擠排隊;心血來潮時騎著二輪仔飆到海邊,沉醉在冷清中的詩情畫意。這種香格里拉的生活,試問一生能有幾回?

有位嫁到澎湖的朋友說,她剛開始無法在東北季風的晚上入眠,可是後來回台北小住,沒了東北季風的聲音反而無法入眠。我想,不管喜歡與否,東北季風已經是澎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讓我們在逆境中學會自處,讓我們更珍惜當下,它更讓萬物休養生息,孕育下一個豐收,年復一年,依舊美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