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仙人掌的豔黃花朵 |
在澎湖群島的各個角落,不經意就會看到仙人掌(Cactus),它有著肥厚的葉片卻渾身是刺,其貌不揚卻有超脫凡俗的艷黃花朵,自生自滅卻總是結實累累,它無怨無悔奉獻所有。這裡不是沙漠,這景象在台灣更是絕無僅有。細數它被荷蘭人引進澎湖的歷史,竟有370年之久,至於它到底是從墨西哥或印度來的?根本不重要,因為它已經徹底歸化在澎湖群島!
 |
西嶼路邊的仙人掌植株 |
 |
仙人掌的豔黃花朵 |
我對澎湖仙人掌最深刻的印象是在桶盤嶼。無數的玄武岩石柱(Basalt Column)環繞者整座島嶼,像極了各種不同面貌的人偶,男配女老攜少緊緊依慰著,矗立在汪洋大海之上,仙人掌就從這些岩石的細縫裡仔細地伸展身軀,覓到立足之地,為這些朝夕相處的人偶們妝點容顏,戴上桂冠。
小時候在虎井嶼生活的翁老師告訴我們,小時候家鄉缺少水果,仙人掌果就像他們的水果,在野地裡一邊玩一邊採來吃,當下層的果實採完了,小朋友們就以疊羅漢的方式摘採岩石最上面的果實。可是整個果實外皮佈滿長長短短的尖刺,放在手上馬上刺入肉裡,如何吃得下?原來是就地取材,在玄武岩表面磨掉尖刺,剝去外皮,再撿來枝條挑去果肉尾端的啞巴刺,便大功告成啦!我們馬上試驗,一時之間每個人的雙手和嘴巴沾滿血紅的果汁,味道真酸,花了些時間才把又硬又多的籽一一吐掉,雖然吃相有點狼狽,這種野味卻真教人難忘。
 |
桶盤嶼的仙人掌植株 |
 |
磨掉尖刺的仙人掌果 |
每次散步時,都會看到西衛路邊一處廢棄的空地上長了很多仙人掌,彷彿市區內的一座小型森林。心想,如果宿舍庭院有這種景色多好!於是撿了些掉下來的葉片,在庭院前後分別種下,特別以水泥圍牆抵擋東北季風,並且不時除草施肥,希望它快快長高。但是二年過去了,葉片依舊匍匐在地上,未見成長。同時間內,野外的仙人掌已然衍生了數圈。老公和我終於得到一個共同的結論,舒服的環境並不適合澎湖仙人掌,須面對惡劣的環境它才能成長茁壯。
 |
西衛路邊廢棄空地上的仙人掌森林 |
在澎湖,仙人掌製成的產品非常多樣。每到盛產季節,北辰市場的地攤上會出售處理過的仙人掌果肉,一包好像是一斤吧?儘管非常厚工也才賣50元,回家煮過並濾過就是一大壺仙人掌果汁。帶外地來的朋友到西嶼玩的時候,跨海大橋旁邊的仙人掌冰淇淋是少不了要品嚐的,幾乎所有吃過的人都會按下"讚"。糕餅製品像是仙人掌冰心糕、仙人掌酥等,已非常普遍。澎科大食品系更開發出仙人掌啤酒,希望能開拓一片天。仙人掌產品中,我特別愛吃仙人掌麵,可以嗑完一整盤。記得有一次,帶了22位台灣的朋友到澎湖玩,吃了「傻愛莊」的仙人掌麵後,直請求老闆賣給他們麵條和麵糰,還問能不能宅配?因為是季節限定,當然只能回台北經常懷念了。在三多路還有餐廳提供仙人掌炒飯,鮮紅且粒粒分明的飯放一顆生蛋黃在頂部,取名為「火山爆發」,因為離宿舍很近,走路可到,老公經常帶來訪的親友前去享用,都驚豔不已!這位不按牌理出牌,能瞬間變出多種在地創意菜色的老闆娘後來成為我們的好朋友,可是仙人掌拉的線哪!
 |
在傻愛莊享用仙人掌麵 |
 |
馬公市三多路日香餐廳的火山爆發仙人掌炒飯 |
手癢的我,決定試試用仙人掌做貝果(Bagel),第一次烤出來少了熱情的紅色,第二次提高了仙人掌汁的濃度,不加一滴水,終於滿意了,這才是我要的澎湖的色彩!
 |
我自製的仙人掌軟式貝果 |
離開澎湖之後不久,聽聞青灣仙人掌公園開始營運,真希望來日有機會前往觀賞。澎湖縣政府發展仙人掌相關產業是值得期待的。最近還聽說澎湖仙人掌果的數量銳減,可能是過度採摘,十分憂慮。我常夢想在澎湖寬闊的野地或獨特的玄武岩壁,有一天能出現高齡300歲以上的仙人掌植株,受到保護,讓我們崇拜;也希望有更多澎湖仙人掌的故事豐富你我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